1684年 (清康熙21年) 漢人漸入建立村落,約在乾隆年間出現了市集,時稱阿猴街。
      1836年 (清道光十六年),官民合力構築城郭,共有東西南北四城門。日治時期,當時政府
      為了都市計畫拆除城牆和城門!阿緱城如今僅剩下東門「朝陽門」,說來不勝唏噓 ...




      阿緱城門極具歷史價值,但位於縣立體育場內,不是很好找。
      一邊是網球場,一邊是體育場內的跑道。




      從濟南路經過救國團後就給它右轉鑽進體育場,城門就會遠遠矗立前方等著造訪者了!



      城牆壁體用本地所產的玄武岩亂石堆砌,轉角部分用清季烏心磚收邊
      中央部分則以紅磚砌成拱門。




      朝陽門城高一丈六尺,周圍有九丈五尺多
      門額刻有上款「下淡水分縣沈長棻監造」;下款「道光丙申年季東穀旦」
      頗有念天地之悠悠、獨愴然而涕下感觸 ...




      城門中央以紅磚砌成拱門,由內而外共有三個不同的拱徑變化,展現曲線之美!





      城門沒有華麗的外表,但清楚烙印著先民開發屏東的滄桑歷史 ...








      門內有防禦護木榫頭,城牆上有槍統,隱約讓後人瞭解清代城門的構造。





      接著來到阿緱城文風之最的崇蘭地區,可以更快速認識阿緱~


      位於蕭氏家廟旁,於日治時期所設的私塾「課餘軒」,現為阿緱地方文化館所在地。





      可惜今日休館 ...   筆者不禁納悶:為何藝文場所星期假日休館?
      教民眾如何親近體驗地方文化?








      文化館隔壁是蕭氏家廟,縣文化局規劃得很舒服、適合午後散散步。
      而且蕭氏家廟於2001年獲選為台灣歷史建築百景,實屬不易!



  
      蕭文崁於1874年修築崇蘭新圳,1880年(光緒6年)建立蕭氏家廟光宗耀祖。
      清代蕭氏家族於崇蘭地區開基立業繁衍至今,其族系對地方的貢獻無庸置疑。




      蕭氏家族經商致富,爾後有9名宗親先後中過秀才,蕭家在崇蘭地區佔有重要地位!





      「崇蘭456藝術巷弄」就在文物館後面,可通外面博愛路。



      將在地故事做為社區改造的主題,以各式藝術的手法進行彩繪、音樂、攝影及傳統藝術
      等活動,以舊巷弄新風采的概念改造老社區~




      ~寧靜的夏日午后,來逛逛吧!阿緱城~

《詳見部落格相簿》
參觀費用:免  費
文章內容僅代表Lung當時體驗的個人感受,不一定等於大家所預期的體驗看法黑~
相關文章:逛逛阿緱城2

cm20140510___9cfeb5c066056eebc961093e39e 小祿.の部落格

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4蓉魔女の新年禮物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L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